华体汇


现在是:
华体汇-官网-华体汇 设为华体汇   加入收藏
 
官网
 华体汇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本科教学 | 硕士培养 | 学术科研 | 学院新闻 | 招生就业 | 通知公告 | 交流合作 | 学生工作 
-更多-
 
当前位置: 华体汇>>学院概况>>院系介绍
 
院系介绍

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下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工程三个教研室和机械工程实验室,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一支以业务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强的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现有教师以博士学位为主,其中硕士生导师5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机械工程系历来有学风严谨、教师敬业、学生勤以致学的优良传统,建系以来共培养本科生、硕士生一千余名。机械工程系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装备部、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近八百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论文共几十篇;出版教材、专著多部。

电气工程系

电气工程系下设电力系统、电气控制、自动化三个教研室和电气工程实验室,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相称、学缘结构理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现有教师以博士学位为主,整个教学团队共19人,其中博士学位12人,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1人,副教授11人。电气工程系历来有学风严谨、教师敬业、学生勤以致学的优良传统,建系以来共培养本科生、硕士生一千余名。电气工程系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重大装备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近一千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论文共几十篇;出版教材、专著多部。

 

黑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黑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面向理工类专业学生开展工程实践的校内实习基地。中心现有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在传统制造技术方面设置了机械加工、材料成型、钳工、焊接技术等四个训练区。其中,机械加工训练区包含了车、铣、刨、磨、钻、镗等传统训练项目;材料成型训练区包含了锻造、铸造、冲压、板金、热处理等训练项目。在现代制造技术方面设置了数控加工、数控编程、快速成型、特种加工、综合训练等五个训练区。拥有数控车床、立式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电火花成型机床、激光切割机、立式数控加工中心、快速成型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等一大批先进的和传统的教学实践设备120余台套,设备总值近千万元。其中较先进的设备有XH714G型四轴四联动立式数控铣床、XH716型立式数控加工中心,MEM450型熔融挤压快速成型系统和LSH800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等。另外中心还引进了德国进口的可以进行组装式训练的液压气动实验台,为开发综合性、设计性训练项目提供平台。

工程训练中心现有教职员工15人,人员由“三师型”结构组成,分别为教师、工程师和技师。工程训练中心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0个本科专业,开设实习训练项目30余项,每年可容纳实习学生1800人,实习人学时数148000。中心坚持以“工程认识 —基础训练 —综合创新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实习训练,学生能够较系统地学习机械制造工艺知识,了解机械制造生产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械零件常用加工方法及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和工具,掌握实习设备的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操作技巧,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制造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真、务实、创新”的工程技术思想,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并为学生毕业设计及就业打好基础。

工程训练中心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利用较为先进的办学条件,以培养 “会动脑、勤实践、懂设计、能操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技术全面的综合型、创新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为我校的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实践训练平台。

技术保障 | 教育培训 | 中心简介

Copyright © 1998-2008  学院网站. 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209号 邮政编码:1111111

 

Baidu
sogou
ld乐动体育-乐动平台 乐鱼app下载安装(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乐动官方】有限公司 球赛下注app中国有限公司 bob电竞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 华体汇电竞华体(中国)有限公司
华体汇-官网-华体汇